2020年农民地补是按照土地确权前,还是按照确权后的亩数发放呢...

在土地确权政策实施前,农户领取种植补贴的依据是第二轮土地承包时分配的面积,这个面积数据主要来源于当年生产队上报的原始记录。如今政策调整后,补贴发放标准已改为以确权登记后的实际面积为准。

根据现行政策要求,农业补贴发放应当严格依据土地确权面积进行核算。若发现实际发放情况与确权面积不符,可能存在以下情况:一是当地土地确权工作尚未完全落实到位;二是具体执行过程中存在偏差。建议您前往所在地农业农村局进行详细咨询。如经核实确有不规范操作,可依法向纪检监察机关反映情况。

土地确权与粮食补贴政策密切相关,只有完成确权登记的农户才能享受国家发放的粮食直补。这里需要明确的是,农村土地确权确的是承包经营权,也就是农户对土地的使用权。土地的所有权始终归属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通俗地说就是"地是村集体的"。这种权属关系既保障了农民的土地权益,又维护了集体所有制的基本性质。

农村土地确权与粮食直补政策密切相关。确权后核定的土地面积将直接决定农户能够获得的粮食直补金额。具体来说,国家发放的耕地补贴是按照每亩标准计算的,因此农户承包确权的土地面积越大,获得的补贴金额就越多。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完成土地确权登记的农户,才有资格申领国家发放的粮食直补资金。

我国现行的粮食补贴政策采取"确权定补"的方式,即根据农户实际确权的耕地面积发放补贴。这项惠农政策始于2004年,其政策依据是当年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

粮食直接补贴(简称"粮食直补")是国家为保障粮食安全、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而实施的重要支农政策。该政策通过财政资金直接补贴到户的方式,按照核定的种植面积和统一补贴标准,对从事粮食生产的农户给予经济补助,旨在稳定粮食生产、保护耕地资源并促进农民增收。

关于农业补贴发放标准的说明

【咨询内容】

农民朋友咨询:农业补贴(包括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和粮食补贴)是以户口为依据还是以土地确权面积为标准发放?

【专业解答】

1. 补贴发放标准:

农业补贴的发放是以实际确权的土地面积为依据,不以户口为发放标准。

2. 面积确认标准:

补贴面积按照当前土地确权证上登记的实际面积计算,而非最初分配土地时的原始面积。

3. 特殊情况说明:

若实际耕种面积大于原始分配面积,只要这些土地已经完成确权登记,就可以按照确权证上的面积申领相应补贴。

【温馨提示】

建议农民朋友妥善保管土地确权证书,并定期核对确权面积与实际耕种面积是否一致。如发现面积不符,应及时向当地农业农村部门反映核实。

注:具体执行标准可能因地区政策略有差异,建议咨询当地农业主管部门获取最新政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