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90后的我们感到越来越孤独?越来越觉得自己不配?
作为90后的一员,我时常感受到一种难以言说的孤独。父母的爱护确实无微不至,却始终无法触及我们内心真正的渴望。他们总是反复叮嘱"好好学习",却很少倾听我们想说的话。渐渐地,我们学会了把心事藏起来——因为每次开口,简单的问题都会被放大,小烦恼变成大麻烦。偶尔会向知心好友倾诉,可当友谊渐行渐远时,那些无处安放的心事又该向谁说呢?
成长带来的孤独感,往往源于生活中那些微妙而深刻的变化。就像一棵树越长越高,枝叶间的距离也会越来越远。
社交圈的变化就像四季更替般自然。曾经形影不离的挚友,可能因为各自的人生轨迹而渐行渐远。工作调动、家庭责任、城市迁徙,这些看似平常的选择,都在不经意间拉大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而建立新的友谊,又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这常常让成年人望而却步。
生活的重担也在悄然改变着我们的心境。年轻时可以肆意挥霍的时光,现在要精打细算地分配给工作、家庭和各种责任。这种转变让我们不得不做出取舍,有时甚至要以牺牲社交生活为代价。就像背着行囊的旅人,负重前行时,很难再像从前那样轻松地与人并肩同行。
更深层次的是,成年后的我们往往戴上了社会角色的面具。在职场要表现得专业稳重,在家庭要担当可靠的角色,这些期待让我们渐渐忘记了如何展现真实的自己。这种自我隐藏的状态,即便身处人群之中,也会产生一种难以言说的疏离感。
但值得思考的是,这种孤独或许也是成长的必经之路。它让我们学会独处,在静默中聆听内心的声音,最终找到与自己和解的方式。就像夜空中的星辰,看似孤独,实则各自闪耀,共同构成了璀璨的银河。
作为90后一代,我们中的大多数人还处在20岁上下的年纪。这个阶段的我们,大多仍在求学路上——或是埋头于高中课本,或是漫步在大学校园。我们尚未真正以独立个体的姿态踏入社会,对"社会"二字所蕴含的复杂内涵仍知之甚少。
日复一日的校园生活,让我们时常感到单调乏味。每天重复着相似的作息,面对着相似的课业,这种循环往复的状态难免让人产生倦怠感。我们渴望了解真实的社会面貌,却苦于缺乏切身体验。社会的复杂性、多样性,对我们而言仍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只能通过书本和他人讲述来想象。
这种对未知世界的向往与现实的局限,构成了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特有的困惑。我们既期待走出象牙塔,又对即将面对的真实社会充满忐忑。这种矛盾心理,或许正是成长必经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