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迁出户口的人在原户籍地能分到土地吗
法律解析:根据现行规定,农村承包地属于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其分配对象仅限于本村集体成员。当户籍迁出后,即丧失该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原承包地将由集体收回。我国农村土地承包主要采取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家庭承包制,对于不宜采用家庭承包方式的"四荒地"(荒山、荒沟、荒丘、荒滩),则可通过招标、拍卖或公开协商等市场化方式进行承包经营。
根据现行土地政策,在户口迁出后,只要尚未进行土地调整,原土地承包权仍可继续保留。我国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始于1980年的初始分配,并在1990年进行了首次调整。值得注意的是,1990年后出生的人口由于未参与初始土地分配,因此不享有土地承包权。而对于1990年后因死亡或户口迁移等原因离开农村的人口,其原有的土地承包权仍可依法保留,直至下一轮土地调整时才会重新分配。
土地确权后户口迁移对土地权益的影响需要具体分析。通常情况下,农户在完成土地确权后迁出原籍,其原有的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将随之终止。我国现行的土地承包制度以农户为基本单位,当农户整体户籍性质发生变更时,原有的承包关系将自动解除,村集体有权收回相关土地资源。
举例来说,若农户全家将户籍迁入地级市并转为城镇户口,按照现行法规应当主动交还承包的耕地和草地。对于未主动交还的情况,发包方有权依照法定程序予以收回。但在特定情形下,如在承包合同约定期限内,部分特殊情况下农户仍可保留相应的土地权益。
关于户口迁移后土地承包权的保留问题,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根据现行《农村土地承包法》相关规定,在土地承包合同有效期内,发包方无权单方面收回承包地。当前我国农村土地承包政策实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原则。这意味着:
1. 若农户将户口迁出原籍,但在新落户地未获得新的承包地,原则上可以继续保留原承包地的经营权,直至承包合同到期。
2. 实际操作中,承包权的保留还需考虑以下因素:
- 迁出户口的性质(如农转非或农转农)
- 新落户地的土地政策
- 原集体经济组织的具体规定
3. 建议咨询当地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或村委会,了解具体的政策执行细则。
关于户口迁移与土地承包权的相关规定如下:
根据我国农村土地承包政策,户口迁移后重新迁回原籍的村民在特定条件下可以重新获得土地承包权:
一、适用条件
1. 因婚姻关系迁移户口的,若在新居住地未获得承包地,原居住地发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有承包地;
2. 若已在户口迁出地享受土地承包经营权,现户籍所在地有权收回该承包权。
二、具体办理流程
1. 户口迁出时需办理原承包地注销手续;
2. 户口重新迁回后,可向当地村委会申请重新分配土地;
3. 需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包括户口迁移证明、原承包地注销证明等;
4. 经村民会议讨论通过后,按规定程序办理土地承包手续。
注:具体操作细则可能因地区政策差异而有所不同,建议咨询当地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获取最新政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