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工资拖欠没有欠条也没合同怎么办

1、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维权。当企业存在克扣、拖欠工资等违反劳动法规的行为时,劳动者有权向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进行举报,相关行政部门将依法介入调查处理。2、申请劳动仲裁调解。若通过行政投诉仍未能妥善解决争议,或当事人对处理结果存在异议,可向所在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通过法定程序维护权益。3、提起司法诉讼。在劳动仲裁裁决作出后,若任何一方当事人对仲裁结果不服,可在法定期限内向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司法途径寻求最终解决。

当劳动者遭遇欠薪却缺乏书面合同时,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1. 证人证言收集

寻找能够证实劳动关系的目击者,包括共同工作的同事、项目管理人员等。这些第三方证词能够有效佐证实际用工关系及薪资拖欠事实。

2. 身份凭证整理

可提供以下证明材料:

- 工作证件(工牌、上岗证等)

- 统一发放的工作服装

- 带有单位标识的劳保用品

- 考勤记录(如指纹打卡、签到表等)

- 工资发放记录(银行流水、微信转账等)

3. 其他辅助证据

- 工作现场照片或视频

- 与包工头或负责人的通话录音

- 工作群聊天记录

- 工程验收单等作业凭证

建议劳动者在维权时,尽量收集多种形式的证据材料,形成完整的证据链。同时可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维护合法权益。

当遭遇工资拖欠却缺乏书面凭证时,劳动者可以采取以下维权途径:

1. 行政投诉途径

劳动者可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提交投诉。劳动行政部门依法具有责令用人单位支付劳动报酬的行政职权,该途径具有程序简便、处理快速的特点。

2. 劳动仲裁程序

若行政投诉未能有效解决问题,劳动者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特别注意的是,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仲裁申请应当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提出。但存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不受该仲裁时效期间限制。

3. 证据收集建议

即便缺乏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可通过以下方式收集证据:

- 工资转账记录

- 考勤记录

- 工友证言

- 工作现场照片或视频

- 与雇主的通话录音等

4. 法律援助渠道

经济困难的劳动者可向当地法律援助机构申请免费法律服务,或寻求工会组织的帮助。

(注:具体维权时效可能因地区政策有所不同,建议咨询当地劳动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