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农村户口迁出去了,老家房屋被征收还会得到赔偿吗,是户主得,还是每个...

关于农村房产确权问题,这确实是个历史遗留的复杂情况。究其原因,既有村民对产权意识不足的因素,也与基层管理部门的工作不到位有关,归根结底反映了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的不健全。

至于您提到的拆迁补偿款分配问题,从法律角度来说确实存在一定难度。虽然您哥哥因工作原因已将户口迁出,但当初分家时他确实享有房屋份额。建议您们兄弟二人通过友好协商来妥善处理此事,这样既能维系亲情,也能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当户主拒绝分配相应权益时,权益受损方可向户籍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具体法律依据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四十二条明确规定:为满足公共利益需求,依据法定权限和程序,可对集体土地及单位、个人房屋等不动产实施征收。其中特别强调,征收集体土地时,必须依法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用及安置补助费等相关款项。

(注:原文末尾"安置吗"应为笔误,已修正为完整的法律条文表述)

关于拆迁补偿的权益归属问题,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城镇地区进行旧城改造时,补偿对象主要依据房屋产权或居住权来确定。即使产权人的户籍已不在该房屋所在地,只要持有合法产权证明或居住权证明,仍然可以获得相应补偿。

而在农村地区,土地和宅基地的权属关系则有所不同。根据现行法规,农村集体土地和宅基地属于村集体所有,其使用权与村民身份直接挂钩。因此,当村民户籍迁出后,原则上就不再享有相应的土地权益。这种制度安排也是当前农村户籍与城市户籍存在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需要注意的是,各地具体执行政策可能存在差异,建议遇到此类问题时咨询当地相关部门获取权威解答。

当村庄面临宅基地重新分配时,若农户已将户口迁出,其原有宅基地将由村集体收回,并重新分配给其他有需求的村民。此外,在城镇化进程中,许多村庄会面临拆迁安置问题。根据部分地区的政策规定,拆迁补偿款将按照仍保留农村户籍的家庭成员数量进行核算。这意味着,只有户口尚未迁出本村的村民才能获得相应的拆迁补偿。这些就是农村户口迁移后涉及宅基地权益的主要情况。

户口迁出后遇到老家拆迁,通常无法再迁回原籍享受补偿。我国现行法规明确规定,拆迁安置补偿主要针对房屋产权所有人,一旦户籍迁出原居住地,原则上就不再具备享受拆迁补偿的资格。

办理户口迁移的基本流程如下:

1. 材料准备阶段:

- 需详细了解迁入地的最新户籍政策

- 常规所需证件包括:有效身份证件、户口簿原件

- 婚姻状况证明(如已婚需提供结婚证)

- 其他可能需要的辅助材料

注意事项:由于各地政策存在差异且可能随时调整,建议提前向当地公安机关户籍管理部门进行详细咨询,以确保材料准备齐全、流程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