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老板工钱没拿到,下面干活的人,也没拿到怎么办

如果协商无果,您还可以考虑向辖区派出所求助,通过警方调解来推动问题的解决。在民警的见证下,双方可以就拖欠工资的具体金额、支付时间等细节进行充分沟通,这样往往更容易达成共识。需要注意的是,在协商过程中应当保持理性克制的态度,避免使用过激言辞或采取冲动行为。建议提前整理好完整的工资欠付明细,包括具体月份、应发金额等关键信息,以便在调解时能够清晰准确地说明情况。

讨薪无门的农民工可以采取这些维权途径:

1. 拨打劳动维权热线

您可以拨打全国统一的劳动保障维权热线12333进行投诉举报。该热线由人社部门设立,专门受理欠薪等劳动权益纠纷。

2. 寻求劳动监察部门帮助

携带相关证据材料,前往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进行现场投诉。监察人员将依法开展调查,并责令用工单位限期支付拖欠的工资报酬。

3. 申请劳动仲裁

若调解无果,劳动者可在权利受侵害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4. 寻求法律援助

经济困难的农民工可向当地司法行政部门申请法律援助,由专业律师提供免费法律服务,帮助通过法律途径追讨欠薪。

建议务工人员注意保存劳动合同、考勤记录、工资欠条等证据材料,以便维权时使用。

讨薪无门别着急,这里有几个实用建议:

1. 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

就像请来一位公正的"管家",详细说明你的遭遇。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劳动行政部门可责令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用人单位还需支付赔偿金。

2. 申请劳动仲裁

如果举报后问题仍未解决,不妨寻求"专业裁判"的帮助。劳动仲裁机构会依法审理劳动争议,为你主持公道。

3. 其他维权途径

- 保留好劳动合同、工资条等证据

- 寻求法律援助

- 通过工会组织维权

记住,法律是维护劳动者权益的坚强后盾。遇到欠薪问题要勇于维权,但也要注意方式方法,理性合法地表达诉求。

当遭遇用人单位拖欠薪资且负责人失联的情况,劳动者可采取以下法律救济途径:

1. 劳动仲裁程序

劳动者可向用人单位注册地或实际工作所在地(以劳动合同履行地为优先)的区县级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仲裁申请时效为一年,自权益受侵害之日起计算。

2. 司法诉讼途径

若仲裁未果或对裁决不服,可向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依据《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被告经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法院可依法缺席审理并作出判决。

3. 维权建议

(1)建议优先通过书面形式(如短信、邮件等)与用人单位负责人进行沟通,完整保存沟通记录;

(2)报警并非处理劳资纠纷的常规途径,此类争议应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程序解决;

(3)劳动监察部门主要查处用人单位违法行为,可同步向用工所在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但其处理程序与劳动仲裁相互独立。

4. 证据收集

注意收集劳动合同、考勤记录、工资发放凭证等证明材料,为后续维权提供依据。如涉及人数较多,可考虑集体维权以降低维权成本。

老板拖欠工资是老板自己的问题,应该由老板去和发包方协商解决。工人干完活就该按时领到工资,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如果老板以工程款没结清为由克扣工人工资,工人们完全可以通过劳动仲裁或法律途径维权。

但现实中最大的难题是,有些老板确实穷得叮当响,就算工人打赢了官司也拿不到钱。法院判决书又不能当饭吃,执行难的问题一直存在。更可气的是,有些无良老板早就把财产转移了,摆出一副"要钱没有,要命一条"的无赖嘴脸。

这种情况最让人无奈,工人辛辛苦苦干了大半年,到头来可能连基本生活费都拿不到。即便走法律程序,往往也是赢了官司输了钱,维权成本反而让工人们雪上加霜。

当你在工地辛苦劳作后,老板却迟迟不肯结算工钱时,可以采取以下维权措施:

1. 证据收集

首先需要全面整理与工作相关的各项凭证,包括但不限于:

- 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或用工协议

- 考勤打卡记录或工时证明

- 工资发放凭证(如银行流水、工资条等)

- 工作证件(如工牌、出入证等)

- 与老板的往来沟通记录(短信、微信、录音等)

2. 申请劳动仲裁

准备好以下材料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

- 填写完整的劳动仲裁申请书

- 申请人有效身份证件及复印件

- 被申请人的工商登记信息

- 与被申请人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 其他能够证明欠薪事实的相关证据

3. 法律途径

若劳动仲裁未能解决问题,可考虑:

- 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寻求法律援助或工会帮助

4. 注意事项

- 注意维权时效(一般为一年)

- 保留所有证据原件

- 必要时可寻求专业律师协助

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切勿采取过激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