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入职几天,想辞职但是当时签了培训协议怎么办

根据您刚入职不久的情况,若仅涉及公司内部培训,您只需提前三个工作日提交离职申请即可。不过,为了更好地评估您的具体情况,建议您能提供相关的培训协议文本供我们查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

在签订专业技能培训协议时,若双方尚未建立正式劳动关系,需特别注意区分培训协议与劳动合同的法律属性。当企业为员工提供专项技术培训并约定了服务期限,而员工单方面违反服务期条款时,企业可依法主张违约金赔偿。但值得注意的是,若企业未按规定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员工则享有主张双倍工资差额的法定权利。这两种法律关系应当分别认定,不可混为一谈。

根据我国现行劳动法规的相关规定,劳动者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是否需要承担违约金责任,主要取决于是否接受过专业技术培训。具体而言:

1. 未接受用人单位组织的专业技术培训的劳动者,在解除劳动合同时无需支付违约金;

2. 接受过专业技术培训的劳动者,若违反服务期约定,则需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3. 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五条之规定,用人单位仅能在两种情形下主张违约金:

- 违反专业技术培训服务期约定

- 违反保密协议或竞业限制约定

4.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劳动关系解除情形下,只有违反专业技术培训服务期约定这一种情况才涉及违约金支付义务。

根据我国劳动法规,员工有权与用人单位协商解除劳动合同。若协商未果,正式员工需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单位,期满后即可离职。对于处于试用期的员工,法律规定只需提前3天告知用人单位,并完成必要的工作交接即可。无论试用期是否结束,用人单位都应当依法结算员工应得的劳动报酬。

若用人单位在员工依法提出离职后无理阻挠,劳动者可采取以下维权途径:首先可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其次可申请劳动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的,还可向法院提起诉讼。值得注意的是,员工在维权过程中应注意保留相关证据,如离职通知书、工作交接记录等,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试用期员工的权益同样受法律保护,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克扣或拖欠工资。如遇此类情况,劳动者可依法主张自己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