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户口迁入城镇的该怎么办?
然而,若任由土地荒废,待日后返乡再行耕种,这种做法是行不通的。因此,建议大家在迁往城市定居后,即便在城市工作,也要请人代为照看农村的土地,这样才能避免土地被村集体收回。其次,因求学或公务等原因迁出户口的家庭,依然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对许多人而言,特别是子女上大学后,户口可能会随学籍迁移,这种情况该如何处理呢?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在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将再延长30年承包期,以确保农村土地关系的长期稳定。根据现行政策规定,2027年后的土地调整仍将遵循"按户籍所在地实际人口"的原则进行分配。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若在此期间您未将户口迁回原居住地,将无法获得相应的土地权益。虽然您仍可通过家庭承包方式参与村集体土地的发包,但必须明确的是,这种承包方式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
根据我国农村土地承包政策,承包期限通常以30年为调整周期。具体来看,农村首轮土地承包始于1983年前后,持续至1997年结束,承包期限设定为15年。1997年启动的第二轮土地承包,将承包期限延长至30年。2002年正式实施的《农村土地承包法》进一步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了耕地承包期为30年。
关于户口迁移问题,需要区分两种不同情形:一是整户迁移的情况,二是家庭成员中个别人户口迁移的情形(是否...
根据现行土地管理相关规定,当城乡居民(原农村居民)将户籍迁入城镇后,其名下承包的耕地若出现连续三年以上撂荒情况,且未进行土地流转或实际耕种,同时其原有农村住房无人继承或自然损毁的,村集体组织可依法收回该土地使用权,并重新进行分配。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对于已迁入城镇的居民,如具备耕种条件,可继续经营承包地;也可选择通过土地流转方式盘活土地资源;若因个人原因或其他客观因素导致优质耕地长期闲置,则可能面临土地承包权被收回的法律后果。
安徽省作为全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续期工作的试点省份,已出台具体实施方案。根据最新政策,在现有承包期满后,将以农户为单位,基于前期确权登记成果开展为期30年的延包工作。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农户户籍性质发生变更,由农村转为城镇,只要持有合法的土地承包权属证明,依然可以依照相关规定办理延包手续,确保其土地承包权益得到有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