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期没干满15天想离职被告知必须干满15天犯法吗
在未签订正式劳动合同的实习期间,通常双方会达成口头协议。若实习生决定放弃薪资报酬,建议在完成工作交接、归还公司物品后,按照正规离职程序办理手续。这样既对个人职业发展负责,也能体现对用人单位的尊重,为双方关系画上圆满句号。
根据我国劳动法规定,员工提出离职申请无需获得用人单位批准。若您决定离职,只需按规定提前告知:试用期内提前3个工作日,正式员工提前30个自然日提交书面辞职通知即可。无论用人单位是否批准,只要履行了法定告知义务,您即可合法离职,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均与您无关。
★ 常见离职情形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根据《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劳动者离职需注意以下法律要求:
1. 关于违法离职的情形:
若劳动者未提前30日书面通知用人单位,且用人单位不存在《劳动合同法》第38条规定的情形(如拖欠工资、未缴纳社保等),劳动者擅自离职的行为将构成违法。在此情况下,用人单位有权要求劳动者赔偿因其违法离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包括但不限于招聘替代人员所产生的相关费用。
2. 关于合法离职的程序:
依据《劳动合同法》第37条规定,劳动者只需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即可解除劳动合同。该权利属于劳动者的法定权利,无需获得用人单位的批准或同意。30日期满后,劳动关系即自动解除。
试用期离职遭遇不合理要求?法律为你撑腰!
根据我国劳动法规定,试用期内员工只需提前3天书面告知用人单位,即可合法解除劳动关系。任何强制要求工作满15天才能离职的规定都是违法的。
当遇到以下情况时,劳动者有权立即解除劳动合同:
1. 用人单位未履行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劳动保护或工作条件保障义务;
2. 存在拖欠、克扣工资报酬的行为;
3. 未按规定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用;
4. 公司内部制度存在违法条款。
特别提醒:用人单位若以扣发工资、扣押证件等方式阻挠员工合法离职,劳动者可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维权。保留好工作记录、考勤证明等证据,必要时可通过劳动仲裁维护自身权益。
(注:劳动维权热线12333)
试用期员工主动离职仍有权获得应得报酬
根据我国劳动法规,即便员工在试用期内因不适应工作而提出辞职,用人单位也必须依法支付其工作期间的劳动报酬。若企业拒不支付工资,劳动者可采取以下维权措施:
1. 投诉渠道
劳动者可向工作所在地的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进行实名举报,要求企业支付拖欠工资。
2. 投诉所需材料
前往投诉时请携带:
- 本人有效身份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 用人单位完整注册名称
- 用人单位负责人姓名及有效联系方式
- 能证明劳动关系的相关凭证(如考勤记录、工作证等)
- 工资支付凭证或相关证明
3. 处理流程
劳动监察部门受理投诉后,将依法进行调查核实。若查实用人单位存在拖欠工资行为,将责令其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可能面临行政处罚。
4. 其他救济途径
除行政投诉外,劳动者还可通过劳动仲裁、法院诉讼等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建议劳动者在维权过程中注意保留相关证据,包括但不限于劳动合同、工资条、工作记录等,以便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