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签合同的情况下,干不够一个月离职有工资吗?

根据我国劳动法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在新员工入职之日起一个月内与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若超过此期限仍未签订,劳动者有权从第二个月起主张未签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赔偿。需要注意的是,相关劳动仲裁的申请时效为一年,自劳动者离职之日起计算。

此外,《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十五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支付给试用期员工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的80%,或者不得低于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同时也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这一规定充分保障了试用期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82条规定,若用人单位在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但不满一年的期限内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则需按月向劳动者支付双倍工资。需要注意的是,工作未满一个月的劳动者不适用此条款。

关于离职程序,正式员工应当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提出辞职申请;处于试用期的员工则只需提前3天通知用人单位即可。若员工选择当日离职,且因此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如同岗位工作无法正常衔接),劳动者应当承担相应的经济赔偿责任。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无论何种离职情况,劳动者都有权获得实际工作期间应得的劳动报酬,这是法律赋予劳动者的基本权利。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克扣劳动者已付出劳动所应得的工资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