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签劳动合同,辞职能要求赔偿吗?

根据我国现行劳动法规,当员工主动提出离职申请时,企业通常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关于劳动合同签订事宜:《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若企业未履行此项义务,劳动者可向劳动监察机构投诉举报。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在员工主动离职的情况下,只要存在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事实,劳动者仍有权主张用人单位支付未签合同期间的双倍工资差额。这一权利主张不受离职方式的影响。

根据我国现行劳动法规,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将面临相应的法律责任。具体而言,《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明确规定:用工单位在员工入职后超过一个月但不满一年期间,若仍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需向劳动者支付双倍工资作为补偿。

这意味着,当员工在入职后一个月内未获得书面劳动合同时,便依法享有主张双倍工资补偿的正当权利。此项规定旨在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督促用人单位及时履行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定义务。

劳动者在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主动离职,通常难以主张经济补偿金。然而,法律为劳动者提供了其他维权途径:

关于劳动合同签订的法律规定:

依据《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并应当及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若用人单位存在拖延或拒绝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形,则构成违法行为。

维权要点提示:

1. 劳动关系证明:劳动者可通过工资转账记录、考勤记录、工作证等材料证明实际劳动关系

2. 双倍工资主张:针对用人单位未签合同的行为,劳动者可主张最长11个月的双倍工资差额

3. 社保权益追索:可要求用人单位补缴工作期间的社会保险

4. 其他权益保障:如拖欠工资、加班费等劳动报酬仍可依法追讨

建议劳动者:

- 注意保存相关工作证据

- 通过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 必要时申请劳动仲裁

- 咨询专业劳动法律师获取针对性建议

(注:具体维权方案需结合个案实际情况,建议咨询专业法律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