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跟员工签劳动合同,员工自动离职可以要求赔偿吗

法律依据:依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即便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在离职时仍依法享有获取劳动报酬的权利。工资支付责任:不论劳动合同是否签订,用人单位都必须依照劳动者实际提供的劳动量及双方约定的薪酬标准支付相应工资。这一支付义务不会因劳动者选择自动离职而免除,故劳动者完全有权主张获得离职前应得的全部劳动报酬。

员工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关系时,若其行为符合劳动合同约定且无违约情形,通常不涉及经济补偿问题。但若用人单位存在拖欠薪资、未依法缴纳社保等违规行为,则另当别论。在劳动合同期满时,若用人单位提出维持或提高原劳动条件要求续签,而劳动者拒绝续约,或因法定特殊情形(如孕期、工伤等)导致无法续约,则可能涉及相关补偿事宜。

员工擅自离职这一行为本身通常不会成为索赔依据,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用人单位若存在未签订劳动合同或未依法缴纳社保等违法行为,劳动者完全有权主张相应赔偿。值得注意的是,在劳动者单方面离职的情况下,若未给用人单位造成实际损失,企业方无权要求劳动者承担赔偿责任。反之,若用人单位能够提供确凿证据,证明劳动者违反相关法规或合同条款的离职行为确实给企业带来了经济损失,则另当别论。

根据我国劳动法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后,应当在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若用人单位未履行此项义务,劳动者可依法主张相应权益。

具体而言,劳动者在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离职,其工资结算需注意以下要点:

1. 工资计算标准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者实际提供劳动的天数支付相应报酬,不得以未签合同为由克扣或拒付工资。

2. 双倍工资赔偿

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未满一年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每月支付二倍工资。这一规定体现了法律对劳动者权益的特殊保护。

3. 维权途径

劳动者可通过劳动仲裁、诉讼等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建议保留相关工作证据,如考勤记录、工资发放凭证等,以便维权时使用。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即便劳动者选择自动离职,也不影响其主张未签劳动合同期间应得的劳动报酬及可能的赔偿权利。

关于未签订劳动合同情况下的离职权益,我为您详细说明:

1. 工资结算权

即使双方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只要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员工在离职时依法享有获得全部应得劳动报酬的权利。用人单位不得以未签合同为由拒付工资。

2. 双倍工资赔偿

根据《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

-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1个月不满1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

- 应当从用工之日起满1个月的次日至补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

- 每月向劳动者支付二倍的工资

3. 维权建议

建议您:

(1) 收集能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如考勤记录、工资转账凭证等)

(2) 先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

(3) 协商不成可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4) 必要时申请劳动仲裁

4. 注意事项

主张双倍工资的仲裁时效为1年,建议您及时主张权利。

如需进一步帮助,建议咨询当地劳动仲裁机构或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