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进员工做了十天时间,就提出辞职。公司要给工资吗?给多少?
根据我国劳动法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具体到您提到的情况,当员工工作8天后离职时,公司需按照以下方式结算工资:
1. 工资计算标准:
- 以劳动合同约定的基本工资为基数
- 按每月21.75个工作日折算日工资
- 实际工作天数按8天计算
2. 支付要求:
- 必须在劳动关系终止时一次性结清
- 必须采用货币形式支付
- 必须直接支付给劳动者本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明确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特别提醒:
用人单位若未按规定支付工资,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建议企业建立健全的薪酬管理制度,确保依法合规处理员工薪资事宜。
根据我国现行劳动法规,劳动者在试用期内工作后主动离职,依法应当获得相应劳动报酬。具体而言:
1. 薪酬权益保障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供正常劳动服务,用人单位必须按照约定支付工资,这是法律赋予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即便工作时间仅10天,用人单位也应当按实际出勤天数结算薪酬。
2. 特殊情况说明
只有在用人单位存在严重违法行为(如强迫劳动、拖欠社保等)导致劳动关系无法继续的特殊情况下,才可能影响薪酬发放。但这种情况需要确凿证据支持。
3. 维权途径建议
若遭遇欠薪问题,劳动者可采取以下维权措施:
- 首先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
- 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 申请劳动仲裁(时效为一年)
- 必要时可向法院提起诉讼
4. 证据收集提示
建议劳动者注意保存以下证明材料:
- 劳动合同或用工协议
- 考勤记录
- 工作成果证明
- 工资条或转账记录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试用期辞职的工资结算标准应与正式员工相同,用人单位不得以"试用期"为由克扣或拒发工资。如遇侵权,建议及时寻求法律援助。
根据我国劳动法规,即便员工仅工作数日便提出离职,用人单位仍需支付相应劳动报酬。具体法律依据如下:
1. 劳动关系确立即产生薪酬支付义务
自劳动者实际提供劳动之日起,双方即形成劳动关系。只要员工履行了工作职责,用人单位就必须支付对应劳动报酬。
2. 相关法律条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明确规定: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3. 工资计算标准
短期工作的工资计算通常包括:
- 按实际出勤天数折算月工资
- 或按双方约定的日薪标准结算
- 特殊岗位可按工作量计酬
4. 注意事项
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支付短期工作报酬,包括但不限于:
- 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 员工主动辞职
- 工作期限过短
劳动者如遇工资拖欠情况,可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
根据《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员工离职程序因合同条款不同而有所区别:
1. 试用期离职规定:
- 若劳动合同包含试用期条款,员工在试用期内提出离职,仅需提前3个工作日书面告知用人单位
- 用人单位须按规定为离职员工结算全部应得工资
2. 正式期离职规定:
- 若劳动合同未约定试用期或已过试用期,员工需提前30日提交书面离职申请
- 未按规定提前通知的,员工需承担由此给用人单位造成的实际损失
- 用人单位可从工资中扣除相应赔偿,但扣除金额不得超过法定标准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明确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则只需提前三日通知。
注:具体执行时需结合当地劳动法规及劳动合同具体约定,建议咨询专业法律人士。